发表时间:2016-11-15阅读次数:2507作者:教育局管理员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让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编制、人社部门负责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岗位总量,教育部门统筹管理教师编制分配、招聘使用、交流轮岗、考核评价等具体事务,形成了事权和人权对称的机制,为教育部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造条件。目前,全省已有80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其余57个县(市、区)在年内全面推开。今年全省交流轮岗教师2.09万人。
深化编制配备改革。在统一城乡编制标准基础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对年级学生数达不到标准班额数的学校,按班师比配备教师。在有编即补、退?平衡的基础上,对总体超编但学科结构性缺员的县(市、区),统筹事业编制设立周转编制专户,用于补充急需教师。强化统筹协调,县域内难以调剂的,由设区市调剂解决;设区市无法解决的,由省级编制部门协调解决。建立教师编制定期动态调整机制,每3年核编一次。今年6月,按国家统一标准完成了教师核编,其中乡村学校按班师比核增3.76万名,增加临时周转编制1.29万名,市、县两级调剂其他事业编制0.96万名。
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实施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补充计划,计划2017年底前,全省新增乡村教师1.8万名,补齐短缺学科教师缺口。实施省属高校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3年招收1万人,毕业后带编带岗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实施农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计划,在每个农村义务教育学区设立1个特级教师岗位,实行任期制,任期内享受特级教师待遇。
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先期已在8个设区市探索试点,今年在全省全面推开。建立校长交流制度,加大城乡、校际间交流,乡村学校校长县域内竞争上岗,用5年时间完成乡村学校校长轮换。
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建立以课时量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课时量在职称评聘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提高中级、高级职称比例5—7个百分点,乡村学校再上浮1—2个百分点,拓展教师职业发展空间,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