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2-07-29阅读次数:2161作者:胡明亮来源:
今年以来,肥乡区教体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中小学德育工作主导权,大力实施“红色育苗工程”,将红色文化纳入各学科特别是思想道德等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使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广大青少年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一、打造有创造力的育人团队。一是实行党组织书记讲思政课制度。强化党组织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各学校党组织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各学校党组织书记主动履职,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3课时,加强和改进联系学生工作,鼓励学校班子成员兼任班主任工作。同时将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党组织领导班子考核和教育系统内部巡察内容,把思政课“六认真”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二是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各学校充分发挥班主任、德育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在德育工作者的作用,统筹解决思政课教师缺口。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实施德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构建德育教师发展中心、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大力提高德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谋划开展了“周末理论大讲堂”等活动,切实加强德育培训工作。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各学校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在重要党报党刊上发表文章。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优先将思政教师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将优秀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重要来源。
二、创新有感染力的课堂范式。一是推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不同学段之间,构建衔接递进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重点突破不同学段各负其责的分割独立状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小学、幼儿园阶段重点开展启蒙性学习,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初中阶段重点开展体验性学习,引导学生把爱党、爱国、爱人民装在心里,强化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开展常识性学习,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打造范式德育新课堂。围绕“创新”和“范式”,使教学内容在鲜活、生动、有趣中明理,让课堂呈现强烈的感召力,真正为学生喜闻乐见,构建德育课堂新范式。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各学校积极与各级党校、大专院校等单位的专家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学校班子成员、思政教师每人录一节“思政微课”,举办首届思政微课大赛,遴选一批精品思政公开微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组织“讲好育人故事,上好大思政课”研讨活动,实施德育工作案例、论文、科研能力提升等评选活动,举办了思政课比赛和示范课、精品课展示等活动。
三、开发有生命力的特色资源。一是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进校园活动”。各学校分段实施,协调联动,打造了该区教育系统独具特色的“红色百年”一体化教育资源。各学校严格按照自身所承担的任务,精心设计文化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教室,让红色文化随处能见,随时可学,同时用符合学龄阶段的语言、形象的图片、生动的故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红色文化。全区广大师生按照“重点学+全面”的方式,在学生学透相应阶段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组织师生对其他阶段党史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定期沿红色教育路线到其他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切实将百年党史学全学深、学出效果。二是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各学校以该区红色资源为依托,推进红色乡土教材、红色书籍进校园;根据校情、学情等实际情况,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把红色教育融合在学科教学中。同时充分发挥区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资源优势、阅历优势,面向全区广大中小学生广泛开展宣讲革命故事活动,各学校要主动邀请辖区内老教师、老干部等为师生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宣讲活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是发展有鲜活力的学校社团。各学校科学统筹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和班级工作,指导社团活动,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开展常态化社团活动,让活动惠及每位学生,注重推进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提升社团活动的教育性,根植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推进学生社团自主化管理,引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谋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者为学生社团做指导和服务。二是开展富有特色的专题活动。各学校坚持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精心组织开展主题演讲、朗诵、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领学生创作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歌曲,让学生在红歌中吸取力量,从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深化对红色文化的感悟和认识,抒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