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01-31阅读次数:2020作者:王献杰来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教育中心的关键之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12981”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建设区域教育中心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个目标,突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两项重点,强力推进“党建示范创优工程、立德树人工程、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工程、职业教育特色创建工程、高等教育‘双一流’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教育治理能力提高工程、家校共育工程”九项工程,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教育集团化改革、义务教育‘双减’改革、招生机制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县管校聘’改革、教师编制周转池改革”八项改革,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探索教育发展新举措,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现代化区域教育中心,为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邯郸实践场景贡献教育智慧和力量。
一、建设区域教育中心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全面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围绕加快实现区域教育中心建设“321”发展愿景,实施专班推进,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创建一级幼儿园25所。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巩固率达到98%,原建档立卡学生巩固率达到100%,完成2个县(市、区)优质均衡办学市级认定。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4%,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33所,创建高中特色学校10所。推进市级特殊教育向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延伸,县域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全市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达到80%,评审认定5所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和10个市级骨干特色专业。加快高等教育区域一流院校、一流学科建设,市级重点建设专业达到4个。大力实施名校长、名师工程,全市名校长工作室达到30个、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达到53个、名匠工作室8个。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创建市级智慧校园140所。(责任单位: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专班)
2.健全教育发展保障体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严格落实各学段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和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出让金等教育专项投入政策,在确保实现“两个只增不减”的基础上,落实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确定的年度投入目标,全年教育投入达到260.69亿元。保障学校投入水平,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截留高中学校收取的学费和住宿费。建立完善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师补充机制,大力引进博硕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年补充教师2800人。(牵头处室:财务处。责任处室:干部人事处)
3.深入推进“找抓补促”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完善教育发展规划,突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质量提升,围绕热点难点,严细排查、立行立改、长效整改。建立健全问题常态化排查机制、长效整改机制、督导提升机制,强化政策保障,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弱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与发展水平。(责任单位:找抓补促工作专班)
4.提升教育系统作风效能。巩固提升“五型机关”创建成果,深化“转作风、正行风、提效能”活动成效,深入开展“学做人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活动,持续推进“邯郸教育大讲堂”“下基层、解难题、促提升”大调研活动,切实转变政风行风师风学风。做好过程性考核和年终考核,建立奖优罚劣考核机制。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加强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信访接待、舆情处置、对外宣传、信息公开、议案办理、督查调研工作机制,加强离退休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保密、档案、后勤、捐资助教等各项工作争先创优。(牵头处室:机关党委。责任处室:办公室、干部人事处、党建德育处、离退休干部处、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教育资助中心)
5.加强教育发展研究。围绕建设教育强市、打造区域教育中心等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深入研究,拟定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路径措施,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宏观决策参考。针对当前教育领域领导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形成针对性、策略性、可操作性的专题报告,推动成果转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科学支撑。(牵头处室:发展规划处。责任处室:办公室、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财务处、干部人事处、教师处、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二、突出两项重点工作
(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坚持教育质量核心意识。突出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定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长效机制,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教育教学工作,把工作重心和资源配置集中到教育教学和质量提升环节上来。制定市、县、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和分年度发展目标。依照国家课程方案,健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统筹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建立教育教学常规督导检查机制,指导学校形成教育教学管理特色,继续完善县域学校教育教学考核机制。(牵头处室: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责任处室: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
7.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强化完善市教育局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职能,推动各县(市、区)建立相应机构,强化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建立健全县(市、区)、校教育质量自评机制,实现县对校质量监测全覆盖、市对县教育质量抽测全覆盖。构建完善结果评价解读机制,对全市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提高教育质量评价科学性、指导性、实效性。建立质量问题整改机制,堵塞质量提升漏洞。(牵头处室: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责任处室: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8.提升教育科研工作质量。建立教研员全员培训制度,每位教研员每年高标准完成不少于72课时的专业培训。推动以全面育人为导向的新生态教研转型,对课程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课程研究内容结构化和学科实践展开研究。积极探索学科教研基地建设路径,创建覆盖全市全学段36个重点学科教研基地,孵化教研队伍培养,发挥教研基地引领辐射作用。推行教研员一线工作法,组织教研员每周3天深入基层和课堂。组织召开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推广经验,总结不足,提升水平。(牵头处室: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责任处室: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9.优质普惠发展学前教育。落实《邯郸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加强市县乡三级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团队建设,完善包联指导机制,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持续改善农村办园条件,加强农村幼儿园设施、玩教具和幼儿图书等指导、配备。加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每个乡(镇)建成1所公办中心园。推动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完善乡(镇)公办中心园引领乡(镇)内各类幼儿园、附属班、服务点共同发展机制。加强示范园创建工作,创建一级幼儿园25所。持续开展无证园、幼儿园“小学化”治理和幼小双向衔接等活动,推进幼儿园规范发展。(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责任处室:发展规划处)
10.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以实现区域优质均衡、城乡优质均衡为目标,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深入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扩充公办义务教育资源,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消除 66 人以上超大班额,基本消除 55 人以上大班额,严防大班额反弹。研究制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农村学校食堂和午休场所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学校午间托管。完善以“居住证”为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政策,保障进城务工学生就读权益。(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责任处室:发展规划处、财务处、干部人事处、教师处、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教育装备技术中心)
11.优质特色发展普通高中。落实《邯郸市“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县中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着力提高高中教育普及水平,持续增加普通高中学位。新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4所,总数达到33所。深入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创建,创建10所不同类别特色学校,推动育人方式改革。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组织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推荐工作。(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责任处室:发展规划处、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12.优质融合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和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最大限度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评审认定10个市级骨干特色专业、5个市级校企合作共同体和5个示范性实训基地。争创5个省级骨干特色专业。努力打造5所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技能大赛教师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比赛,组织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奖评选推荐工作。(牵头处室: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责任处室: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13.普及普惠发展特殊教育。支持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职教部面向全省招生,大力发展特殊职业教育。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6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和3-5个普特融合幼儿园,鼓励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特殊学生。鼓励20万及其以上人口的县(市、区)建设1所单独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强化市特殊教育学校与邯郸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合作。建立完善特殊教育师资补充长效机制,按照编制标准,配齐配足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责任处室:干部人事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
14.优质内涵发展高等教育。支持河北工程大学增加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争取博士授予点。支持邯郸学院持续推进河北省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特殊教育国家一流专业。支持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区域产教供需服务信息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启动实施3个高水平专业群整体布局。支持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启动区域幼儿教师培养中心和区域在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建设。(牵头处室: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责任处室:发展规划处)
15.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推进“全国学习型城市联盟”建设,落实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逐步打造邯郸特色“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品牌”。组织开展全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大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社区教育品牌项目,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牵头处室: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责任处室:离退休干部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16.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组织开展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和河北省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宣传月活动,组织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邯郸启动仪式。持续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创新开展规范汉字书写等级评价工作。持续在农村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普通话培训活动,开展普通话培训50场,培训人数5000人次。持续打造语言文字特色品牌活动,举办邯郸市第十三届中小学生读书节。全面推进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年测试任务1.5万人次。全面实施“经典润乡土”计划,因地制宜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经典文化“乡村行”活动。(责任处室:教师处)
17.推进教育合作交流。大力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与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教学研究、合作办学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做好公派访学、培训等活动。强化国际化人才培训,开拓办学、教学国际视野。推动校际国际交流活动和国际友好学校建设,加强来华留学生管理,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责任处室:干部人事处、教师处、发展规划处、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18.推进中小学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落实《邯郸市市直学校教育装备配备与使用管理办法》,做好学校教学装备缺口统计,提升学校教育装备标准。加强教育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与使用培训工作,规范学校校服管理。(责任处室:教育装备技术中心)
三、强力推进九项工程
(一)实施党建示范创优工程
19.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系统学习计划,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辅导,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学习培训,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成立教育系统宣讲团,深入开展校园巡讲、网络巡礼和“学习二十大,教育在行动”活动,开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教育系统具体举措和学习成果,营造学习宣传的浓厚氛围。(牵头处室:党建德育处。责任处室: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处)
20.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深入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严格落实学校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深化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持续优化学校领导班子和党的建设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学校党组织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领导职责。深化拓展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民办学校党组织着力提升“双覆盖、全引领”工作质效。大力实施党建示范创优工程,在全市教育系统创建10所党建示范校,100个示范党支部,1000个党员先锋岗。持续推进“书记项目”,加快实施“智慧党建”工程,深化“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提高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党建质量。深化“三培养”机制,提高党员教职工占比。(牵头处室:党建德育处。责任处室:机关党委、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
21.全面提升从严治党水平。认真执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压实压紧责任链条。制定《局机关处室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深入推进“三重一大”事项监督,扎实做好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违纪问题查处力度,一严到底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培训,加强政治性警示教育,提升从严治党水平。发挥市教育局巡察专员和巡察整改办作用,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市直教育系统巡察工作。(牵头处室:党建德育处。责任处室:机关党委)
22.全面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实效。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党政干部讲思政课长效制度。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和处置能力。完善教育系统对外宣传工作机制,大力传播教育好声音。加强教育网络意识形态监测处置工作,严密防范宗教向校园传播渗透。(牵头处室:党建德育处。责任处室:秘书处、机关党委、群众服务中心)
(二)实施立德树人工程
23.强化德育教育。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和专业课教育教学,评选“三进”优质课300节。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现教学共研、师资共育、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开齐开足上好中小学思政必修课程,加强“大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强化学科思政,评选优质思政课、学科思政课、主题班会课600节。加强实践育人,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机制。发挥学校党组织作用,建立大中小幼德育工作共同体。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民族团结意识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四史”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创建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50所。(牵头处室:党建德育处。责任处室: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24.强化身体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严格落实体育课堂教学和大课间体育锻炼,提升体育家庭作业实效。举办第十九届中小学生体育节。加强体育评价改革和学生体质监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30%。开展体育教师优质课和教学基本功比赛。推进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升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水平。做好后奥运时代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组织开展好高中阶段学生军训工作。(牵头处室:体育卫生艺术处。责任处室:中小学卫生健康中心)
25.强化卫生健康教育。落实《邯郸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学生近视率每年下降0.5%以上。指导县(市、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干预中心规范开展近视防控工作,创建近视防控示范学校30所。按照《邯郸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对各县(市、区)进行评议考核。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50所,推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实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全覆盖。规范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牵头处室:体育卫生艺术处。责任处室:中小学卫生健康中心)
26.强化审美素养教育。严格落实美育课程,优化美育课程设置。举办第三十四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加强美育评价改革,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总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开展“双爱好、双特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创建示范学校60所。强化美育教师能力提升,开展美育教师优质课和教学基本功比赛。(牵头处室:体育卫生艺术处。责任处室: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27.强化劳动和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严格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劳动节。开展劳动教育示范校和实践基地创建工作,创建第三批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60所,劳动实践教育基地10个,争创省级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示范区,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培训,提升劳动育人水平。开展省、市、县三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创建绿色学校200所,全市绿色学校覆盖率达到70%。(牵头处室:体育卫生艺术处)
(三)实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工程
28.加快学校项目建设。加快学校项目规划建设,修订完善《县域教育布局专项规划》,推进义务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236个,新增学位17.4万个。其中幼儿园项目54个、小学项目95个、初中项目53个、九年一贯制项目11个、普通高中项目11个、中职项目12个,年度投资60.7亿元。开展重点项目建设5个“回头看”工作,对主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全市“三年攻坚行动”、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等5项工程,按照“五对照、五查看、五落实”要求,对所有学校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核查、整改,努力推进项目建设落实到位、学位补充落实到位、学校布局落实到位。(牵头处室:发展规划处。责任处室:财务处、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干部人事处)
29.推进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各县(市、区)要对照优质均衡目标,按照发展规划,分年度,有步骤提高优质均衡水平。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工作。今年武安市、涉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市级评估,其他县(市、区)资源配置7项指标达标不低于4项、政府保障程度15项指标达标不低于13项、教育质量9项指标达标不低于8项、社会认可度达到80%以上。推进职教“三教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职教高考成绩。(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责任处室:督导处、发展规划处、财务处、干部人事处、教师处、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教育装备技术中心、党建德育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师生事务服务中心)
(四)实施职业教育特色创建工程
30.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23年底全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不低于80%。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特色发展。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严格专业设置论证,围绕我市“532”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分别打造2-3个重点发展专业,努力打造中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学校。(牵头处室: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责任处室: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五)实施高等教育“双一流”工程
31.建设区域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河北工程大学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3个博士学科专业点,通过二期服务国家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验收,新增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邯郸学院推进邯郸师范大学建设,实现具备硕士研究生招生条件,特殊教育学科列入新一期河北省建设国家一流学科,初步建成区域康复中心。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基本完成高水平院校建设项目,建成一个产业学院。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建成财经金融专业群。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牵头处室: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责任处室:发展规划处)
(六)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32.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市级骨干校长、名校长、教育家型校长梯队建设培养工程,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培训。举办5期新任校长(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培训校长500人。举办2期校长提高培训,培训校长200人。举办2期农村中小学校长素养提升培训,培训校长200人。选派15名骨干校长赴北京跟岗培训。加强市县两级名校长工作室管理,指导名校长工作室开展对口帮扶。制定2023-2027年市直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加快年轻干部培养,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牵头处室:干部人事处。责任处室:教师处)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高质量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开展整校推进、校本教研、示范课等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000人,评选市级骨干教师700人。新增评选市级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7个,建设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100个。实施“特岗计划”和落实省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优化农村教师队伍。采取选聘方式为市直学校补充博硕人才200人。建立市级中职“名匠”工作室8个。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评选职业院校“双师型”骨干教师100名、“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0个,全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以上。全面落实省对口援藏援疆帮扶合作工作。(牵头处室:教师处。责任处室:干部人事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师生事务服务中心)
34.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和随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落实分档聘任政策并兑现相应岗位工资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镇工作补贴、乡村教师职称评聘倾斜等政策,支持艰苦边远地区改善教师周转宿舍。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推进教职工荣誉退休制度。(牵头处室:干部人事处。责任处室:教师处、财务处)
(七)实施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
35.加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提升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实现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实施校园网络提速升级,扩大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新创建智慧校园140所,打造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邯郸实践场景。深入推进教育大数据平台应用,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开展智能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微课大赛、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基于“互联网+”数字教育技能大赛、信息化课题研究等活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开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积极开展创客教育,组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和机器人大赛活动。开展学校校长、网络管理员、信息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4支队伍培训,全年培训2万人次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完成监控视频接入市、县平台工作,及时解决掉线、断网等问题,提升在线率。深入推进学校“摄录编”基地建设,提高摄录编人员技术水平。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开展网络安全大检查和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维护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牵头处室: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责任处室:办公室、法规安全处、教师处、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
(八)实施教育治理能力提高工程
36.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制定《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压减占比”工作完成情况评估细则》,对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按照“控增优存、提高质量”要求,全面提升民办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建设和培养专业化、高质量、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党的组织建设、党的工作、党组织书记参与重要决策和监督全覆盖。严格落实“公民同招”,规范财务管理、收费管理、学籍管理等办学行为。定期开展舆情风险隐患排查,防范和化解风险。(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责任处室: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党建德育处、财务处、师生事务服务中心)
37.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开展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强化货物、服务采购和基建维修工程项目等专项审计,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全覆盖。(牵头处室:审计处。责任处室:财务处)
38.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持续开展师生法治教育,大力提升学校依法治理水平。推动全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巩固“三防”建设成效,优化网格化管理平台,深化公共安全教育、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增效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预防溺水、校园周边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对实验室危险物品管理达标排查全覆盖,严防各类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教育领域整治工作,开展常态化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风险救助水平,实现校方责任保险投保率100%,鼓励和提倡学生自愿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牵头处室:法规安全处。责任处室:党建德育处、教育装备技术中心)
39.强化群众服务工作。全力做好接访工作,建立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对群众信访事项,坚持马上办、立即办,坚持日交办、周汇总、月通报处置机制和“双交办、双倒查”制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完善涉稳问题联合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教育领域信访积案化解专项工作,加大涉教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减少群体性聚集和负面舆情发生。(牵头处室:办公室。责任处室: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
40.提升考试管理水平。深入推进依法治考,加强涉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营造诚信考试氛围。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加大标准化考点供给力度,主城区新增6个标准化考点,新增480个标准化考场。完善考试服务体系,为7类考试80余万考生全方位免费提供咨询服务。加大考试安全风险防控,完善试卷管理、考试组织、评卷等环节风险防控机制。(责任单位:教育考试院)
41.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开展学校新冠病毒感染防控专项行动,优化调整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完善全市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加强校园消毒通风、因病缺勤跟踪、新冠病毒感染防护知识教育、疫情报告处置等工作,全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身体健康。(责任单位:疫情防控专班)
(九)实施家校共育工程
42.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发挥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作用,市级家庭教育集中宣讲活动全年不少于12次。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实现全覆盖。关心关爱困境学生,深入细致做好家访工作。创建第二批家庭教育示范学校50所,争创省级中小学家庭教育示范校,切实发挥学校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提升家校共育水平。(牵头处室:党建德育处。责任处室:体育卫生艺术处、离退休干部处)
四、持续深化八项改革
(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43.持续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清单。推进学校评价改革,研究制定邯郸市普通高中、初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实施教师综合评价。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牵头处室:督导处。责任处室: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教师处、干部人事处、体育卫生艺术处、党建德育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
(二)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44.持续推进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市、县两级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机构。坚持党政同督,开展市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持续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督学责任区建设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依托国家督学网络学院平台开展市级责任督学培训,提升督学督导能力和水平。细化制定邯郸市教育督导问责清单,真正让教育督导“强牙固齿”。(牵头处室:督导处。责任处室: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干部人事处、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三)深化教育集团化改革
45.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继续加大集团化办学力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0%以上。加强集团化办学管理,深化团队交流、资源共享、信息化推进。对紧密型的集团化办学严格落实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师资、统一研训、统一资源、统一考核“六统一”运行机制,优秀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达到10%以上。对非紧密型的集团化办学做到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研活动、教学质量检测的统一,选派1至2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薄弱学校任教任职。学前教育以公办示范园为依托,通过举办分园、承办新园、集团化办园、托管弱园和合作办园等形式扩大规模,探索实施捆绑考核办法,整体提高办园水平。积极探索推进跨区域、跨学段集团化办学,深入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责任处室: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干部人事处、教师处、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四)深化义务教育“双减”改革
46.持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从作业总量、作业设计、作业质量、作业形式、作业批改等方面健全作业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作业管理质量。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的要求,推行“小学生书面作业不离校,初中生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鼓励教师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及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教师布置作业要全批全改,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责任处室: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47.持续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按照“常态监管、规范有序”的原则,持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落实市政府《关于建立无证办学机构治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要求,严格属地责任,建立常态排查、全覆盖排查、网格化排查等长效机制。建立“双减”举报长效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有举报必核查,对查实问题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严格校外培训机构平台管理,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加大隐性变异机构查处力度,加强广告宣传管理,深入开展“乱收费”“退费难”专项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指导家长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科学理性选择校外培训。(牵头处室: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责任处室: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
48.持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落实《河北省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大纲(试行)》和《河北省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第一版)》要求,深化课后服务“1+X”模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全面加强过程管理,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保障课后服务时间并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开展延时托管服务。研究校内引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办法,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配合处室: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财务处)
(五)推进招生机制改革
49.持续深化招生机制改革。探索实施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推行服务区域电脑派位、网上抢位等招生办法,逐步实现适龄幼儿就近、免试入园。义务教育阶段严格落实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高中阶段招生建立全市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通过平台完成计划公布、成绩发布、升学报名、志愿填报及录取工作,有效保障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录取程序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压缩外地民办普通高中在我市招生计划,控制优质生源外流。普通高中录取人数力争达到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不低于4万人。推动中考体育改革,优化考试方法、考试内容和计分方式,增加分值权重。(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责任处室: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教育考试院)
(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50.纵深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推广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三三三”素养课堂范式,遴选第三批课堂改革示范校,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聚焦大单元、大概念课堂教学,组织开展全学段赋能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论坛,展示新课标、新教材下的课堂改革成果。加强菜单式作业设计,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开展作业设计示范校创建活动。(牵头处室: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责任处室: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七)深化“县管校聘”改革
51.推进“全员竞聘”全覆盖。召开“县管校聘”推进会,评选“县管校聘”先进案例,指导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完善改革方案,持续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重新核定市直“县管校聘”学校编制使用计划,实行编制总量控制。持续推进全员“竞聘上岗”,建立校长、教师常态化交流轮岗机制。(责任处室:干部人事处)
(八)推进教师编制周转池改革
52.推进编制周转池改革。盘活优化全市教育系统编制存量,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按照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标准,以“总量控制、科学公平、保障发展、循环高效”为原则,对全市中小学编制进行跨区域调剂使用,支持高校引进人才用编需求。对市县教育编制使用情况开展核查,推行“满编运行、即缺即补”长效机制。(责任处室:干部人事处)
五、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53.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教育系统民生实事。实施主城区小学午餐供应和躺式午休全覆盖,确保每一名学生“吃得好、睡得香”。优化“1+X”服务模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确保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到89%以上。持续推进脱贫县农村义务教育和非贫困县农村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提升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推进公办中心园提质升级,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推进群众服务中心接诉即办,全面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面向农村偏远地区开展普通话培训,提高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和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努力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提升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推进主城区核心区小学、幼儿园学生及护送家长上下学免费乘坐公交车提升工作,有效缓解学校附近交通拥堵和减轻家长接送孩子负担。构建多维家庭教育格局,实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覆盖。面向社会人员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不少于1.5万人次。优化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优化心理健康测评云平台建设,高效便捷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应助尽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提升学籍业务办理一趟清数字化水平,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考生提供综合服务,全力为考生营造良好考试环境。聚焦民生关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牵头处室:机关党委。责任处室:办公室、财务处、基础教育处、发展规划处、教师处、体育卫生艺术处、法规安全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教育考试院、教育资助中心、师生事务服务中心、中小学卫生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