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11-16阅读次数:18505来源:
【编者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2021年,邯郸市教育局将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教育民生实事,全年开展各类社会人员培训10000人次。涉县职教中心作为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结合县域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县内外相关企业,积极探索实践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模式,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企业+农户”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依托区域优势 坚持需求导向
——涉县职教中心新型职业农民“产业+企业+农户”培养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职业农民的培养。涉县职教中心努力建设成为科研成果示范、转化、推广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桥梁,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
一、县域产业需求
涉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农业人口占比65%以上,全县的农业人口32.63万人,农村劳动力达到27.26万人。基本县情是“三农”特征明显,山高路险,土地面积偏小,特别是井店镇、关防乡、偏城镇、索堡镇、神头乡等地方更是“出门便上山、地无三尺平”,是典型的山区特征。“靠山吃山、以山养人”的思想让我们确定了“中药材、乡村旅游、花卉种植、家政服务、旅游管理”等重点培养专业,符合了近几年县委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旅游”的指导思想。
二、企业带动发展
明确培养目标,即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县内外相关企业,积极带动。一是学校跟县内外的知名企业、可以起到带动发展的企业携手开展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把农业科技搬下黑板、移出教室,直接到田间地头授课,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教会农民管,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出的典型较好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把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助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达到早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前期准备到位。首先,学校成立了工作专班,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省厅关于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吃透上级文件精神,把握政策方向。其次,针对涉县的县域经济发展需求进行了大量调研活动,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第三,建立了培训专门师资队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对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组建了人才库,将一批专家、教授聘请为我们培训师资,确保师资队伍水平。第四,严格按照省厅的要求规范资金使用去向,保证了培训的目标可以顺利的完成。
二是培训过程严谨。首先,做好招生宣传。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将一些基本成规模、种养面积较大、缺少技术扶持的对象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使培训工作紧贴需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其次,在上课过程中,坚持“校企联办、共同培养、企业受益”的原则,针对不同的专业,建设了32个县内县外实习实训基地。让企业的专家进入课堂、让销售的专家进入课堂、让企业的老板消化培训的员工,这些得到培训的员工,都能持技上岗,深受企业领导的好评。第三,带领这些长期没有出过门的农民,去县内、省内、省外一些跟自己专业相近的企业,进行多批次的参观,学习。在一次次的参观、学习之后,这些小有成就的农民看到了外面的市场,找出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思想上和技术上得到了深度的洗礼,为他们的种养、加工、营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跟踪服务到位。首先,知识跟踪到位。我们针对每一期的培训工作,都要建立严格的回访制度。指定专人建立微信群,将学员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在微信群里进行解答,并根据多年来掌握的问题情况,录制了132个小视频,在学校的公共网站上进行播放,对问题进行解答,实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查阅的学习方式。其次,就业跟踪到位。针对一些经过培训已经上岗的学员,学校安排专人走进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了解学员们的技术情况,既对企业进行了帮扶,又对就业的学员进行再教育,让他们的技能及时对接企业需求,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做贡献。
三、农户主体经营
一是涌现了大批的农户经营主体。在县内外企业的带动下,学校积极培养和扶持了一大批以农户为经营主题的家庭农场。以核桃、花椒、柿子“涉县三珍”为主要产品的农产品生产农户;以果林技术服务的果树服务队;以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为主的中药材家庭农场等专业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是示范带动效益明显。在我们的学员当中培养了王建国的绿果园农场、苑雪莲的藏香猪养殖基地、付记兵的春州花卉生产基地、郭江红的生猪养殖基地等36家种养殖企业。这些经过培养的农民开始尝试着当起了老板,目前经营得风生水起。据我们跟踪调查,年收入超过30万元的达到22家。他们取得的成功是原来自己都不敢想的,想不到在老师们的帮助下,自己也能当老板。在我们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里,受到了很多人高度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培训工作竖起了大拇指,到学校来咨询技术、询问培训的农民络绎不绝,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农民来访接待中心,由专家团队接待前来咨询的农民朋友。
三是跟踪服务到位。学校领导在培训专题会议上多次强调:二十多天的培训学习只是培训工作的开始,让参训学员富起来、诠释清楚培训的真正目的,才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在完成每一期的培训之后,都建立专门回访专账,了解清楚每一位学员的思想状况和就业状况。针对有就业意向的推荐就业;针对有想自己创业意识的给予大力的扶持;针对一些原有产品销路得不到保障的,我们利用学校的电子商务平台,给他们进行网上销售;针对一些种植大户,开展桑葚节、苹果节等“果子节日”,利用专题节目,为他们做广告,开展采摘服务。老板们都说,原来送到门上没人要,现在主动到地里来摘,价格还高出许多,真是没有想到。绿果园的王建国今年的桑葚节下来,净收入12万元,高兴地给学校送来“送教为民、鱼水情深”锦旗。
四、成效经验
一是凝聚了民心,让党旗更红。几年来,我县参加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农民朋友达到了1777名。这些学员在他们的一生当中体会到了党心贴心的温暖。在培训当中学到了一直以来遇到的、解决不了的、十分需要、有用的知识,解决了他们生产、生活当中的很多问题。农民们送来了一面面锦旗,表达了他们对这项工作、对党的感激之情。
二是铸就了品牌,让农民增收。我校的老师们常年下乡,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并联系县内的相关部门,对接原来的“零星企业”,整合、扶持、转型了一大批中小型的种养殖企业,使他们的实力整体上得到了提升,不仅收入增加,还在我县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其中。目前上规模的学员创办的企业典型主要有36家。
(一)果树栽培+藏香猪养殖=种养复合模式——西达苑学连藏香猪养殖基地。青山掩映,绿树成荫。涉县西达镇西达村后山上,核桃三五成簇,压低枝头,朵朵花椒爬满树梢,透出诱人的麻香。“嘟嘟……”随着西达镇西达村村民苑学连的口哨声,100多头藏香猪从林子里鱼贯而出,到房舍食用有机饲料。看着昔日的500亩荒山如今变成百果园,苑学连乐开了花,脸上洋溢着一股职业农民的自信。今年54岁的苑学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的自信从何而来?“近年来,县职教中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课堂帮我打开了致富之窗。”苑学连说,“500亩地是父亲的,因为父亲病重,接到了我手里。我刚开始经营的时候,果木怎么嫁接,浇几茬水,施多少肥,容易得哪种病虫害,我一窍不通,核桃花椒等收入低得很,心里很没底。”苑学连是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代表之一。她参加了我校举办的首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果林生产技术培训班。通过在培训班的理论、实践、参观交流、考试、回访等环节的系统培训,她基本掌握了果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尤其是通过参观交流,她更新经营理念、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变单一的果树栽培为:果树栽培+养殖=种养复合模式,利用所承包荒山的地理优势(沟深、山高)搞立体化种养殖模式,种植核桃、花椒、杏、柿树等万余株, 2017年引进藏香猪20头,目前已发展到了1000头规模。她说:现在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今后还需涉县职教中心和其他部门在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2018年在涉县首届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中被评为 “十佳新型职业农民”。2018年6月22日〖邯郸晚报〗以涉县《培育“领头雁”助乡村振兴》报道她的创业事迹。
(二)精心耕植,让“绿”成为涉县的名片——绿果园农场主王建国
王建国,男,现年33岁,邯郸市涉县涉城镇南关村人,涉县职教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学员。王建国初中毕业后回村务农,从小爱好种植,跟父亲在果园学会了不少经营管理果树的专业技术,2016年开始独自流转承包本村和邻村土地近150亩,办成小型农场,开始种植红薯和部分果树。开始时由于专业技术不精,就到涉县职教中心学习和咨询,还深入附近果园向老农户学习,又专门购买一些有关各种果树的管理技术书籍。2016年以来,购置苹果树800多棵(系红色支爱和富士系列)、梨树200多棵(系三红梨品种)、猕猴桃600多棵(系华转品种)、优种桑树720株(系四季桑果)、红薯秧苗9万多棵,其中商19品种4万多棵、龙9品种2万多棵、西瓜红品种3万多棵。长期用工五人,不定期临时用工20多个,先后购置旋耕机两台、割草机10台、大型电动喷雾器两台、小型背负式喷雾器10台,又购回石家庄茂丰肥业公司生产的施茂丰有机肥6吨、红薯专用肥3吨、濮阳兔肥200袋,全是没有丁点复合肥的有机肥,目的是做绿色生态的有机食品。游客到韩王山景区旅游时,上山路边浏览,下山进园休息喝水,树下随摘随吃,既卫生又绿色,既健康又解馋,游客吃了不想走,走时还装满提袋。果树进入盛果期后,他积极宣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鲜果品种,还带动本村或其它村的种植户就地致富,就地生财。他积极宣传涉县“山水好旅游、鲜果好口福”,形成旅游、采摘、品尝、购销一条龙服务。今年光红薯和桑果纯收入21万元,其中红薯18万斤,扣除各种投资净收十七万多,桑果两茬实收4万元,各类果实年收入达到40万元。
在党的利民政策引导下,王建国作为涉县职中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献身农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不但经营好自己的小型农场,还把先进技术无偿传给广大种植户和全村人员,利用自己的承包土地,除种好果树外,其它土地种植红薯及特色果树,他定期释疑解难,示范推广技术,免费传授经验。他为美化涉县,丰富群众的餐品,为发展涉县农村农业经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