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7-03-28阅读次数:3290来源:
中共邯郸市委教育工委
关于授予霍彦泽同志“最美教师”称号的决定
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教体局)、市直各级各类学校:
霍彦泽,男,1981年12月出生,邯郸市馆陶县张寨联合小学教师、班主任、教学副校长。霍彦泽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坚持一线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受学生好评;坚持扎根乡村,乐观积极,努力带领全校教师共同奋斗。
2009年8月,霍彦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直工作在偏远的乡村学校——邯郸市馆陶县张寨联合小学。2012年5月8日,霍彦泽成为一名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16年11月2日,霍彦泽接到了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问他是否还愿意捐献。“只要需要,我随时都可以捐。”在电话里霍彦泽没有半点犹豫就答应了。2017年3月15-21日,在石家庄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3月22日已平安回家。当受捐助者向他表示感谢时,霍彦泽谦逊地表示“其实我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成就了我,让我感到自己的人生特别有价值。”他以“感谢”回报“感恩”。霍彦泽的高尚行为受到全国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建设“美丽邯郸·最美教师”注入了正能量。霍彦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出邯郸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号召。为大力表彰和学习宣传霍彦泽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他的崇高品德,中共邯郸市委教育工委决定授予霍彦泽同志“最美教师”称号,并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霍彦泽同志学习活动。
希望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霍彦泽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高尚师德;学习他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进取精神;学习他扎根乡村、甘于奉献的人格风范。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附件:霍彦泽同志先进事迹
2017年3月24日
红烛忘我,风采绽放,让生命拥抱幸福
——霍彦泽同志先进事迹
“我也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成就了我,让我有了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每每想到能够让患者重获新生,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让我感到自己的人生特别有价值,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升华。”在收到白血病患者的感恩信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馆陶县乡村教师霍彦泽在回信中写下了这段话,以“感谢”回报“感恩”。
璞玉情怀献青春
霍彦泽,男,1981年12月出生,馆陶县馆陶镇安静村人,2003年7月毕业于邯郸师范专科学院,2009年8月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直工作在偏远农村学校——馆陶县张寨联合小学,2016年8月担任学校副校长。
早在高中时期,霍彦泽就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以前的同窗、如今成为工作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事张老师介绍,“我和霍彦泽是高中、师专同学,彦泽那时就非常朴实,平时不爱说话,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我问他报什么专业,他语气坚定地跟我说‘我报师范类,毕业以后回老家当老师,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机会上学、考学,家乡的教育更需要我’”。后来师专毕业后,霍老师通过馆陶县教师招聘考试,如愿成为了一名正式人民教师,来到张寨联合小学任教。
霍老师的妻子也是一名教师,在邱县一所寄宿制学校上班,由于两人的学校都离家较远,为了工作夫妻二人两地分居,一周才能回家团聚一次。后来有了女儿“妮妮”以后,为了照顾女儿,又不耽误工作,霍老师干脆就把家安在了张寨联合小学,女儿三周岁该上幼儿园了,他就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后面的幼儿园就读。每天下午,“妮妮”是班里最后一个被接回家的孩子,因为她的爸爸还在班里给他的学生辅导功课。好多次,霍老师抱着“妮妮”从幼儿园接回来还没到宿舍,“妮妮”就趴在霍老师肩头睡着了。
每有老师在这里工作时感到失落的时候,霍老师总会勉励他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教师工作虽然平凡,但却是无悔的选择,把爱洒向农村教育,我们要甘为教育贡献青春。”由于学校地处偏远,每年都会有老师调走,但是霍老师一直选择默默坚守,直到现在已经八年时间。曾经很多人跟他说“离家那么远,想办法调调呀”。他总会说“机会并不是没有,但我确实没有调走的理由和必要,因为我早已把学校当成了自己家,你会嫌自己的家远吗”
泽润桃李香漂远
刚到学校任教时,由于师资紧缺,霍老师负责了两个班级数学、科学两个学科的教学任务,还担任着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一周20多节课,每天最多的时候得上四五节课。霍老师工作日每天不离开学校,无论上课、下课都在学生中间,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但是对待学生,他总是和蔼可亲,无论课上、课下总能看到他面带微笑。由于霍老师工作认真,他所带班级的成绩在全县也是名列前茅,霍老师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2016年,他由于突出的工作业绩,成功竞聘为张寨联合小学副校长,主抓教学工作。职务上升了,但是霍老师对自身的要求丝毫没有放松,“如果明年学校成绩没有达到目标,我将主动提出辞职”这是霍老师在副校长任命会议上面对老师们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此,他在主抓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仍然负责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和数学课教学工作,每周和其他老师一样上18节课。他白天上课、处理学校日常教学工作,晚上经常备课、批改作业、汇总教学考核数据直到深夜。
去年,学校有一名11岁女童王御鑫不幸身患恶性骨肉瘤,霍老师多次深入学生家中看望,并带头发动全校师生踊跃捐款。农村学校留守儿童问题比较普遍,霍老师对待班里的留守儿童更是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关爱。班里有个男生叫颜立诺,父母在外地打工,半年才回家一次,他和妹妹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家庭教育,颜立诺形成了内向、脆弱、敏感的性格,在班里总是闷闷不乐、沉默寡言,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成绩也不好。霍老师发现后,课堂上发动其他学生对他进行鼓励,多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在课余时间经常找他谈心。渐渐地,颜立诺同学变得比以前自信开朗了,微笑经常挂在脸上,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大爱无疆髓缘情
2012年,在“5.8红十字日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中,霍老师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并采集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16年11月2日,霍彦泽接到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电话,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问他是否还愿意捐献。“只要需要,我随时都可以捐。”在电话里霍彦泽没有半点犹豫就答应了。霍彦泽老师的义举更有来自家人的支持,霍彦泽老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得知他将要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一家人全力支持。他的善举也得到了父母、妻子和女儿的支持。年迈的父母激动得说:“儿子,好样的!”同为教师的妻子说:“放心家里,你是我的骄傲!”上幼儿园的女儿妮妮对他说:“老爸,加油!”
2017年3月15日,在县红十字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霍彦泽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顺利通过高分辨率检测和体检后,3月20日早上8点30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正式开始造血干细胞采集。深红的血液从霍彦泽的肘静脉处流出,进入密封分离管,床头的血细胞分离机不停地运转着,将需要的造血干细胞收集到贮血袋中,其余的血液成分经另一血管回到他的体内。历经长达5个小时后,共采集到造血干细胞悬浮液192毫升。当日下午,造血干细胞被送至上海,用来治疗一位16岁的男性白血病患者。21日,因患者需要,又从霍彦泽体内采集了11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22日下午,在县红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霍彦泽平安返回馆陶。县红十字会领导提出好好休息几天,养养身体的时候,霍老师却只在家里休息了一天,就返回了学校,他说:“学生们还在等着我呢,不能耽误学生的课。”
据了解,人类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一,因霍彦泽老师这一高尚举动,受捐助的白血病患者绝处逢生,重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霍彦泽老师因此成为中华骨髓库第6326例、河北省第320例、邯郸市第87例、馆陶县第6例、教育系统第2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志愿者。
目前,霍彦泽捐髓救人的先进事迹已经被搜狐网、长城网、澎湃网、河北电视台、邯郸新闻网、邯郸日报、燕赵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刊载或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