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11-21阅读次数:37364作者:孙永建来源:
河北省大名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是一座历史名城,同时也是国家扶贫攻坚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贫困县的大名一中曾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名家云集,英才辈出,考取清北名校的优秀学子源源不断,大名一中也被誉为“冀南明珠”。然而,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各种原因,大名一中的教学成绩开始下滑,曾经的“冀南明珠”光彩不再。
1985年,出身农家的王新军大学毕业之后,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养育他的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带着对家乡厚土的热爱和对家乡教育的责任,扎根大名县第一中学,从教师,到班主任,到年级主任,再到校长,三十多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为了贫困县的教育复兴,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王新军毕业于大名一中,任教于大名一中,对大名一中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教育振兴、一中振兴充满着希望。三十多年的教育经历,作为教师,他潜心从教,精于钻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作为班主任,他爱生如子,做学生的精神导师;作为校长,他精于管理,以校为家,带领一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一位思想坚定,志在献身教育的追梦人
上世纪末的大名一中,无论是教育基础设施,还是教育理念,都极度落后,教学方式还较为传统,教育成绩也很落后。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名一中人,王新军了解一中过去的辉煌,也了解家乡父老对于重振大名教育的殷切期盼。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提升大名一中教育教学质量,让曾经的“冀南明珠”再放异彩。他就像教育战线的一个追梦人,为着心中的教育梦想,孜孜以求,默默耕耘。
他思想坚定,始终以振兴大名教育事业,培育天下英才为己任。工作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实践能力,树立创新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不断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学以致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自1985年参加工作,他扎根大名教育,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从未间断,从未因个人私事耽误学生课程。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他尽职尽责上好每一节课,盯好每一节自习,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爱教,爱校,爱生。三十余年的高中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十余年,担任年级主任六年,担任校长十余年,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送走了一批批学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声响起,我的心中就充满激情,因为那是学生对教师无私奉献的赞扬,使我对教育事业充满了希望。回顾三十余年的教育工作,我感到非常充实,也感到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意义。这种意义就是在这三十余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为学生的进步充当了知识的阶梯,充当了人生的领路人,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骄傲。”
一位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教育的探索者
王新军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写道,“教育是‘树人工程’,需要执着和奉献,教师的工作既是职业,更是事业,平凡的教学工作既是技术,更是艺术,需要不断创新,勤于总结,有创新才有活力,有总结才有提高。”他时刻不忘从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模式,勇做教育的探索者。
在教学工作中,他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能够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施教,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注意指出缺点,对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注意发现优点,实行“扬长教育”,注意对学生的激励表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注重对高中全程的管理和教学,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在课堂教学上从四个字上下功夫,即"准、透、悟、会",“准”即面向高考考纲、大纲、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辅导好每一节自习,因材施教,培养好每一名学生;“透”即备课、讲课要透,特别重点、热点、难点,要让学生学会;“悟”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是让学生学会,启发学生悟出道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教学的艺术性;“会”是让学生学会三种能力(解题能力、自学能力、应试能力),讲究方法,无论是一题多解,还是多题一解,归根结底是一题一解,每一个题都有一种自己的解题方法,要让学生会学习,会总结,自学能力得到加强,会考试,得高分,对考试充满信心,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学习障碍。2004年、2007年,连续两届高考,他所任教的化学学科荣获邯郸市单科第一名。
对于班主任工作,他说:“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言行)有时会影响学生一生。”班级管理中,他十分注重开好主题班会,注重和个别学生谈心,做好家访,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经济上、精神上的压力,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所教的班级每届都能超额完成高考任务,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作为年级主任,他特别注重抓好全程教育管理,加强高中教学的过程管理,加强过程培养,提升能力,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班级组、学科组的团队协作,明确奋斗目标和管理目标,科学制定年级、班级考评机制,对备考工作进行量化评价。
1998年,任高三年级主任、理科复习班化学课,他积极探索高三备考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倡导“目标管理模式”,抓实备考,高考省专上线人数为1997年的2.35倍,提前实现翻一番的高考目标。1999年主管高三备考工作,推行高考备考的目标训练——评比双提高模式,高考备考的训练模式得到市教委、教科所的肯定,并以成功的备考模式向全市重点中学推广;2001年负责高三备考工作,创新实践“分级目标管理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科上线261名,较2000年翻一番,在市排第四名;2004年负责高一工作,创新推行A、B组负责制,并任三年化学课,认真落实“分级目标管理制”,对备考进行科学管理,至2007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二本上线309名的优异成绩,较2006年增加134名,同时理科一本上线人数超过邯郸市四中,再创新纪录。
作为一校之长,他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明晰的思路,进行了科学的谋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是人才培养。学校成长则是要三年定基、十年发展、逾十可鼎。科学定位,整体谋划学校发展大计,要规划好学校发展的进程,让人总是走在有信心的大道上,看到前途的光明,感到工作的成就。一辆重车起步总是要慢和稳,但一定会逐步加快的,有时耐心就是信心。一中几经波折,要从市排名后四位成为名校,需要一个综合考量,全面运筹,稳步发展的过程,需要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逐步落实,分阶段完成,需要经过聚人心、稳起动;定机制、中增速;讲团队、大发展的历程。”这是他作为校长对一中发展之路的规划。按照这样的思路,王新军任校长之初,就结合一中实际,详细分析一中面临的形势,找准一中发展的瓶颈,明确了学校发展方向,制定了“十年三段,分段实施”的发展规划,明确了第一阶段(2011-2013年)的有起色目标,第二阶段(2014-2017年)名牌“1+X”、二本“5.6.7”的三年战略目标,第三阶段(2018-2020年)实现名牌“2+N”的文理一本“六、八、千”的新突破,最终建成名校的目标。目前,前两个阶段目标均已圆满完成,正在实施的是第三阶段(2018-2020)的发展规划。
自任校长以来,王新军经常以校为家,吃住在校,深入一线,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他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拿着一个黑色的工作本,深入一线听课,亲自过问年级管理的问题、学生学习状态、餐厅饭菜怎么样、宿舍休息、安全、安静、卫生等等,遇到问题及时记下来,并每周把汇总的问题拿到中层会上来讲,现场解决。正是他这些务实的作风,让大家看到了一名校长的强烈的事业心。在他的带领和感染下,学校从上到下,风清气正,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朝气和正气,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攀升。2011-2018年,大名一中连续八年取得高考胜利,实现了一本、二本上线人数的“八连增”;名牌上,2015年大名一中黄昊同学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录取,时隔31年一中学生再次叩开了北京大学的名校之门;2016年,黄晓红、常贝贝两名同学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开创了一中自1965年以来时隔51年首次北大、清华双突破;2018年,王佳慧、朱子敬两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实现了自恢复高考制度41年的名牌新突破;近几年还有50余名同学被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录取,实现了对“十大名校”的全覆盖,另考取“985”院校171人,“211”等国家重点院校近500人。一中高考全市排名由2010年的全市县级省示范性高中第14名攀升到了2016年的全市26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含市一、二、三、四中)第四名,在邯郸市县区22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排名第一,连八年荣获邯郸市高考表彰。
王新军校长对2015年考取北京大学的黄昊同学进行入学指导
一位勤勉精研,乐于教育传承的带头人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人不可能尽育天下英才,单靠一个人的力量也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教育需要交流,需要共享,需要传承。在全校师生的眼中,王新军不仅是一位教师,一位管理者,还是年轻教师的带头人。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连续几年招聘了一大批师范类本科、硕士毕业生,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让这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学校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王新军站在学校发展的大局,勇挑重担,积极组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活动,鼓励老教师结对指导青年教师,他自己也亲自指导了多名青年教师。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他首要注重的是对青年教师教学态度的指导与培养,他告诉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态度,态度端正,工作才有意义,教育才有效果。他经常参加学科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问题、备情景;鼓励他们主动承担教研任务,认真总结教学工作的得失,积极发表论文。同时在课余时间他还主动找青年教师交流谈心,倾听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指导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总之,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他做到了不存任何私心,倾囊相授,毫无保留。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向他倾诉和咨询。近年来,经过他指导的青年教师都已逐渐成长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成绩优异。
工作之余,王新军还能够以身作则,积极投身教科研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育理念写成文章,广泛交流。他经常说:“教师虽然岗位平凡,但不能有工人的按时完成任务的态度,而要有“工匠精神”,要有科研人员“做学问”的精神,教育也需要勤于钻研。”多年来,他认真学习,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定期的理论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校本研究与校本科研,总结书写了许多教学随笔文章及教研、教学、科研论文。另外,他还经常到外地名校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课堂教学新模式。王新军现有两项省级课题立项,并任《高中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估研究》课题主研人;合编《名校方略》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在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国家刊物《考试》杂志发表论文《离子大量共存》、《有机化学中的有机物》、《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在国家级刊物《现代教育科学》发表论文《加强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心理素质》;2015年2月在《邯郸教育》上发表论文《创新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管理体系,争先构建和谐名校的实践与思考》;2016年12月在国家级优秀教育期刊《教育科学》上发表论文《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策略研究》;2017年1月在国家级优秀期刊《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路探析》等。
所获荣誉:1995年9月被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1年被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评为“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2007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河北省特级教师”;2003年9月被邯郸市教育、市人事局、市教育工会评为“邯郸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4年被大名县人民政府评为“高考先进个人”;2007年8月被邯郸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教育工会评为“邯郸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年9月被大名县委、县政府评为“高考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大名县人民政府授予“县政府记功”;2016年9月被邯郸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评为“邯郸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6年12月被邯郸市委、市政府评为“邯郸市市管专家”;2016年6月被大名县委、县政府授予“大名县县管专家”;2016年3月被大名县人民政府授予“县政府记功”;2017年3月被大名县人民政府授予“县政府记功”;2017年2月被邯郸市教育局评为“邯郸市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2017年6月被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社厅、河北省总工会授予“河北省模范教师”称号。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从教三十余年来,王新军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三尺讲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在大名一中,曾经他是一位探索者,苦苦求索,但从未停歇脚步;现在他是一位领路人,从者甚众,步伐更加坚定!他只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大名一中这颗“冀南明珠”再放异彩!而今,曙光乍现,前路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