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01-05阅读次数:4267作者:栗燊超来源:
义务教育处
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谋划
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义务教育处围绕全局工作,深化改革,规范办学,推进公平,提升质量,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就2017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贯彻了国家、省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有关要求,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邯政字〔2017〕25 号),并逐县开展了督导,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片进行了专项调研。力争通过学校建设布局规划、标准化建设、加大投入、均衡配置师资、教育信息化、集团化办学、教育精准扶贫等举措,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现县域内教育机会、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基本均衡,确保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规划目标的实现。邯郸市承办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参会人员对武安市、曲周县、肥乡区和主城区部分学校进行了实地观摩,市政府以《统筹城乡创新提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题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在永年育英学校召开了“邯郸市初中教育现场研讨会”,研究探讨加快推进均衡发展和提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总结推广永年育英学校在学校管理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经验做法。
二、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步伐,印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行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形式的通知》、《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行政及教学人员交流的通知》和《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指导全市各中小学校积极组建紧密合作型、半紧密合作型、松散合作型教育集团,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师资、统一研训、统一资源、统一考核等“六统一”运行机制。组织部分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教育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等赴山东济南、四川成都、广东深圳、我省石家庄等地学习、考察集团化办学、中考改革等工作。主城区学校组建7个集团,兼并10所学校,各县(市、区)组建206个集团,兼并831所学校,薄弱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发生质的飞跃。2017 年全市义务教育集团化覆盖率达到 60%以上。
三、强力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一是建立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加大对控辍目标的督查监管力度,通过落实控辍保学奖惩制度,加快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二是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在全市启动了“代理家长”工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生活、学习的管理,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就学工作。三是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和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并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待遇。2017年全市共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6.8万人,其中小学阶段4.3万人,初中阶段2.5万人。
四、深入开展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工作。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消除大班额的有关要求,要求各县(市、区)全面启动大班额消除计划,制定台账,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督查问责,确保消除大班额规划目标按期完成。
五、进一步规范办办学行为。一是加强招生规范管理,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原则,严格治理招生择校问题,确保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0%以上。二是继续实行平行分班,确保全体学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三是严格执行教材教辅有关要求,完成了全市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教科书选用工作,开展了“问题地图”专项排查工作。组织了“三科教材培训”、小学科学、英语、数学、综合实践与创新等学科教材培训,组织人教社外教下乡,受训教师5000余名。
六、加快义务教育内涵建设。一是积极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为目标,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探索并建立与中考对接的配套评价机制,2018 年中考作为重要参考,2019 年正式计入中考成绩。拟定了一批综合实践基地,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体育馆(场)及适合综合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的地点。正在谋划启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设工作。二是积极组织了素质教育各项活动。我市作为2017年度全省唯一一个地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第三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与省教育厅、省电视台配合组织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电视竞赛活动。三是继续推进“弹性离校”工作。向市政府申请了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参与弹性离校的学校。指导学校进一步丰富了“弹性离校”的内容,结合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差异,组织了文学阅读、集体作业、自由预习等活动,部分学校积极探索“家长志愿者”参与模式,进一步密切家长与学校、教师的联系。
2018年工作谋划
2018年义务教育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特色化”等教育“四化”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补齐短板,规范办学,切实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纳入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德作用。积极组织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与重大纪念活动相结合、与先进人物学习宣传相结合、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学校的校风校训、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建设中,鼓励开展有特色、有创意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
2. 着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规范学校家长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区域内、校域内家庭教育专题讲座,通过学校开放日、教师家访、主题班(团、队)会等形式和活动,促进先进、文明、健康的家庭文化建设。
3. 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利用我市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唯一高中招生录取综合改革试点地级市的契机,积极探索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完成市级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设。加强科普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强力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
4.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建设。按照“项目、普及、成果”发展思路,继续开展特色学校创建、评比活动。围绕核心文化,进一步推进学校环境、精神、制度、课程和活动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向高水平、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二、促进教育公平
5.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组织实施涵盖合理规划和建设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统筹城乡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系改革、保障随迁弱势群体就学等四方面重点工作。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指导力度,配合督导部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精准发力,做好各项工作。
6. 加强集团化办学工作。以全域推进、全面覆盖为原则,按照一校一章、一校一策、一校一特的要求,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各县(市、区)每个乡镇中心校或学区中心校均要成立教育集团,实施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共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解决农村小微学校管理落后、师资短缺等问题。在同学段组建集团的基础上,探索实施跨学段教育集团或教育联盟等形式,加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学生评价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快集团内师资交流、融合,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一体化、捆绑式考核评价,确保集团内优质学校对成员学校的有力扶持和指导。
7. 做好残疾学生、学困生等群体教育保障。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残障学生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开展残疾儿童帮扶工作。组织开展谈话交流、定期走访等活动,全面了解掌握、了解学习困难生的情况,制定个性教育管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8. 深入推进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在充分发挥“代理家长”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它关爱保护工作。
9. 做好随迁子女教育工作。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务,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政策,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和城镇生活。
三、坚持依法治教
10. 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各县(市、区)各校要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依据,落实好各项管理职责,提升学校依法治校水平。启动全市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与认定工作,力争通过 3 至 5 年的时间,使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国家要求。
11. 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及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新生入学工作方案,探索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的信息登记等服务。继续加强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数据更新、应用和维护,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学籍管理员专项培训,开展学籍办理一站式服务试点,提升服务水平。
12. 做好消除大班额工作。按照要求,严控公办学校择校比例,限制班额超标学校招生人数,合理分流学生,逐步消除大班额,完成年度任务和目标。坚决遏制各种名义的实验班、重点班现象。
13. 强化教育专项治理。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加强中小学在课程计划执行、招生入学、补课、教材教辅征订等方面教育教学管理。开展专项检查,促进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道德与法制、民族教育等课程的落实。进一步规范教辅资料管理,认真落实“一科一辅”政策。
14. 继续做好弹性离校工作。向政府争取专项资金,探索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的弹性离校模式,继续扩大规模,确保所有弹性离校意愿的学生100%参与。鼓励学校积极创新思路,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差异,组织文学阅读、集体作业、自由预习等活动。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5.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探索义务教育小班化教学、选课制、走班制等。配合有关处室做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考改革。搭建师生外出学习和考察的平台,支持学校积极开展与区域外优质学校友好合作交流。
16. 深入推进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信息化运用水平,在教育集团内部、城市与农村学校之间,探索形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升学校信息化基础支撑,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继续做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大力推广“优校带弱校、名师带普师”等模式。
17. 开展基础教育综合工作督查。围绕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规范招生考试管理和办学行为等重点领域工作的落实情况,开展综合督查、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