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5-11-22阅读次数:2011作者:zdsoft来源:
对标先进提质量 创新举措谋发展
全力开创邯郸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中共邯郸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杨华云
思 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创造性实践的先导。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是省委、市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动协同 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当前,全市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迫切需要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大 胆创新、奋发进取,在“办良校、塑良师、育良才、促良治”上求突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良校:改革办学模式,扩容优质资源,全力建设学生家门口的“名校”。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发展成果,将实施“家门口的好学校”工程,重点推进四种办学模式改革,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通过整体搬迁、联合办学、设立分校等方式,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引入邯郸,致力于办好每一所学校,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一是新建校打造知名校。进一步加大“两规划一办法”(《主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邯郸市中心城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的落实力度,在主城区和县城人口密集区及新建住宅小区高标准配建一批中小学,并采取招聘优秀教师、从优质学校调配骨干教师等措施充实新建学校师资,并积极引进优质资源与新建学校联合办学,确保新建学校软件与硬件同步达到优质水平。二是优质校兼并薄弱校。为了使短期内难以转化的薄弱学校迅速提升办学水平,坚持以优质学校为依托,按照“以强并弱、资源整合、班子重组、交融发展”的原则,实施优质学校实质兼并薄弱学校,成立优质学校某某校区,建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的工作机制,实现两个校区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共同发展,大幅度增强优质学校承载能力。三是优质校异地设分校。按照“强校孵化、资源分流、母校统筹、一体发展”的原则,统筹区域内学校布局,以优质学校为核心,实施“优质校+分校”的跨区域设立分校模式。分校借鉴优质学校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开展、重要制度、重大活动等与优质学校统一。四是优质校结盟薄弱校。按照“强校引领、资源共享、捆绑考核、互动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名校”拉动效应,在城市(县城)学校之间、城市(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以“1+1”或“1+X”的方式建立教育教学联盟,实现集团化发展,带动区域办学水平迅速提升。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环境美、生态美、精神美、行为美”美丽校园创建活动,每年建成美丽校园的学校分别占全市中小学的30%、30%、40%,力争3年内实现美丽校园建设全覆盖,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最放心、最美丽的地方。
塑良师:改革培养交流模式,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全力打造一流现代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首要资源,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力军,学校质量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教师身上。一是抓实培训,打造阶梯式教师培养体系。依 托外地、本地优势资源,采取高级研修、名师带动、名校挂职等形式,创新教师培训模式,逐步建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名师三级阶梯培养体系。培训中,坚 持变集中培训为挂职锻炼、变全面培训为专项培训、变单一培训为分类培训,全面提升机关干部、校长、教研员、教师的综合素质。二是异校交流,促进师资均衡配置。落实《关 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成立由教育、组织、人社、财政、编制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建立完善与交流制度相适应的 编制、人事管理机制以及教师交流激励机制、中小学校长任期制、经费保障、考核评价等制度,真正将校长、教师作为公共教育资源,实施统筹调配,促进师资均 衡。三是配强“老班”,努力实现班级均衡。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岗位重要,责任重大。进一步落实《邯郸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科学配备班主任,千方百计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完善班级评价机制,全面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努力形成班级协作竞争良好态势,从而实现班级均衡。
育良才:改革育人模式,突出素质教育,全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素质教育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动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一是立德树人明宗旨。坚 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深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 程。加快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青少年成长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建设。大力推进家乡文化进校园、太极拳进校园、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等活动,每年组织举 办中小学生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安全节和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差异施教重实际。树 立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优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写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一步完善国家课 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增强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探索推行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 多的选择机会。健全优异学生培养机制、特殊困难群体学生帮扶转化长效机制、服务学生代理制等,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三是各类教育齐发力。基 础教育以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职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 职业能力为目标,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培养方式,建立完善适合不同教育对象和教育层次、灵活多样的培养体系。高等教育以培养 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推行厚基础、多方向等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发挥家庭、社会的育人功能,着力办好家长 学校、不定期举行学校开放日、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促良治:改革管理体制,强化服务保障,全力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管理出效益,服务促质量,实施科学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是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大 力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的办 学权利和责任,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依法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 批事项,减少对学校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扩大并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二是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创新实施三项举措构建一级服务一级的服务体系。实行局领导联系县、校制度,坚持每月深入所联系县(市、区)、学校调研、听课1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机关干部坚持深入基层、走进课堂、了解教学。实行服务校长代建制,局领导牵头分包项目,成立项目推进组,负责学校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实行服务教师代办制,各学校积极为教师解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困难,调动教师积极性。实行服务学生代理制,教师代理家长部分监护责任,帮助学生解除烦恼和心理障碍。三是着力提升惠民服务水平。大力实施“家门口的好学校”工程,力争3年内全面改变薄弱学校现状。建立农业技术便农服务平台,组织专业队伍“送教到村”、“送技术到田头”。强化工作机制确保残疾儿童就学。同时,继续落实好弹性离校、收费“明白卡”、教育资助、校车全覆盖等惠民事项,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发展成果。四是科学考评树立正确导向。进一步修订完善对机关处室、各县(市、区)教育局、省级示范性高中以及中职、初中、小学、幼儿园的考核评价办法,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同时,实行通报公示制度,定期在媒体公布通报教育经费投入、师资补充、教学质量、事业发展主要指标等重点内容,进一步激发全市教育发展活力。